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理事单位
校友之家
校友风采
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第五期)——周平民、周健民:兄弟赴国难 家书抵万金

发布日期:2025-09-02 09:45:43 来源:

周平民(1902—1936),又名执中、国正,四川省内江县杨家场(今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)人。周健民(1915—1932),又名振华、国辉,周平民的弟弟。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126.png

周平民同志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135.png

周健民同志

1916年,周平民在内江县立中学(今内江一中)就读时,开始接触新思想,阅读《新青年》《每周评论》等进步书刊,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。毕业后,周平民回到杨家乡小学任教,后任校长。1924年,他参加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白合场(今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)举办的民团干部传习所学习,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。1926年5月,周平民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中共在内江地区的早期地下党员之一。从此,他以教书作掩护,积极从事农民运动,并于1929年任内江县杨家乡党支部书记和中共内江县委委员。1929年秋,他在杨家乡、石子乡等地领导农民开展抗粮、抗捐斗争。1930年8月,内江县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,周平民受到通缉。8月底,他同弟弟周健民一起离开家乡,秘密前往上海。周健民从小就在哥哥进步思想的熏陶下长大,1927年考入内江县立中学(今内江一中)。毕业回乡后,积极参加由哥哥领导的农民运动,是农民运动的骨干分子之一。

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,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战宣言,号召民众团结起来,反抗日本侵略者。此时,正在上海的周平民、周健民兄弟俩怀着报国之心,积极报名参加,随即被派往江苏昆山和无锡接受抗日宣传和战前培训。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637.png

周平民、周健民家书第1页

(信笺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骑兵

第四路司令部公用笺)

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,周平民、周健民随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北上。途中,兄弟俩在寄给父母的书信中说:“父母亲大人膝下:敬禀者,男平民前由上海北返……由密云随成长奎司令出古北口与男健民相晤,时健民病虽已愈廿日,然身体甚瘦弱……今日上午已抵热河省中心重要商埠之赤峰县,民众极表欢迎。县长系浙江人,与决死团主席黄镇东为小同乡,故其对南来同志尤为热烈,除捐助黄私人枪马外,并捐皮大衣八十五件,洗澡剃头费八十元,今年可不忧冷矣。拟在赤峰休息数日始前进,赤峰已在口外千里,但距通辽前方尚有千里……”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924.png

家书第2页

这封信即兄弟俩在赤峰休整时所写,用的是当时“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骑兵第四路司令部公用笺”,至今保存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。信中提到的成长奎,是东北抗日救国军骑兵第四路军司令,在奉(天)吉(林)交界和蒙边地区活动,抗击日寇,屡获战绩。1932年9月,因汉奸告密,遭日寇包围,英勇牺牲,年仅35岁。发出这封信时,周平民兄弟俩正随成长奎的蒙边骑兵队赴开鲁抗日前线,并被分配在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开鲁办事处工作。信中还说到:“热河本极苦寒,我军又无给养,火(伙)食须由沿途人民负担……热河边境已失去一大块地,中国前途极为危险。余事容到一定住地时再行禀告……男平民、健民同叩。”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1215.png

家书第3页

1933年2月初,经鲁北地区专员朱天培要求,后援会推荐周健民、庄昆容、许中华等一批青年骨干到鲁北前线工作。临行前,周平民、周健民兄弟二人促膝长谈至深夜,不忍分离,谁知一别竟成永诀。2月7日清晨,周健民等人随朱天培乘车赴鲁北,由于此次行动被叛徒泄露,在行进到鲁北附近的白沙沱时,队伍突遭日伪军伏击,激战中,周健民不幸身中二弹,倒在血泊之中,牺牲时年仅18岁。抗日后援会将周健民等人的遗体运回开鲁,葬于城西南义地,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,举行了公祭。

周健民牺牲后,周平民继续坚守在热河。1933年2月下旬,日寇进犯热河。3月上旬,热河抗战失败。周平民随抗日救国团主席黄镇东经历千难万险,从“敌匪纵横之热河”突围回到北平,后赴上海。同年冬,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,周平民赴南京投考军事学校,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。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1576.png

家书第4页

在周平民的另一封残缺的家书中,他这样给家人回信:“……人望着我,也止不住我的眼泪,我几乎把全信读不下去。昨夜约十一时独自一人回到下关旅社,将来信重读一遍,又整整的痛哭一场。今晨在床上思及健民,眼泪不断地流了三个钟头,我只得起来,流着眼泪给你写回信。我自成人以来,虽未尝一日离去忧郁,然绝少悲伤痛哭,十余年来,祖母、曾祖母、母亲、小妹、蒋氏相继死去,当时虽曾痛哭,然多一哭两哭即止,从未如此次健民……家是我所恋的,但破碎的祖国,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。”

在上海,周平民收到了外甥百均(即周平民妹妹的儿子)从内江的回信,告诉他父亲得知健民死于战场后整天以泪洗面。周平民读过信后悲痛欲绝,于1933年6月12日给外甥复信,请他代自己多多安慰伤心的老人。

这封信是周平民哭着写的,情真意切,饱含着爱国、爱家的双重感情。眼见日本帝国主义侵我国土,杀我亲人,周平民胸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:“这回你二舅舅在打日本鬼子的最前线死去,他为救国而死,是死得光明的,只是他在亡命途中、万里关外,与他共同飘泊、共同奋斗、相依为命的你的大舅舅忽然永远分离。……以后努力读书,将来长大了,好替你二舅舅报仇。杀完日本鬼子汉奸叛逆,把已失的东北四省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手中夺回来,以完成你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的二舅舅的遗志。”

(第五期  周平民 周健民) 优秀校友事迹展播系列活动(5)(1)2126.png

周平民写给外甥的家书

对于外甥,周平民怀着无限的期望,教育他将来一定要坚定地走抗日救国的道路,去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。其爱国之情,报国之志,感天动地,催人泪下。

1934年8月,周平民在浦口进行革命工作时,由于叛徒出卖,不幸被捕,被关押在南京江东门军政部中央军人监狱。在狱中,他虽惨遭严刑拷打,仍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。他在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的困境中,仍以顽强毅力坚持学习,盼望出狱后为党继续工作。由于反动当局残酷虐待,被折磨致死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周平民牺牲的具体时间比较模糊,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采信的是1936年。另一说法是周平民于1937年死于狱中,年仅35岁。

周平民生前育有三女,其中两个女儿夭折,只留下二女儿,也就是周家英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周平民、周健民写给父母的家书,就是周家英保存下来的,而周平民跟外甥的通信,则由其外甥百均保存下来。但仅见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3封,其中2封完好,1封残缺。

2023年,兄弟俩的家书被收入《抗战家书全集》;2025年6月,又收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抗战家书——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(增订版)》,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。

从热河战场到南京监狱,从青春少年到铁血战士,周氏兄弟用生命诠释了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真谛。他们留下的不仅是泛黄的家书,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密码——国难当头,千千万万个“平民”“健民”挺身而出,最终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。

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重温抗战家书,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我们热血澎湃。让我们不忘国耻,砥砺奋进,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

撰稿:张伟

一审:王丽

二审:黄少红

三审:李孝成

图文来源: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 

(部分内容有删减)



办公室电话:0832-2256780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:0832-2257687

教务处电话:0832-2257674 党风廉政和“四风” 问题举报电话:0832-5351576

招生办电话:0832-2255551

学校地址: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桐路936号
邮箱地址: scnjyz936@sina.com

微信公众号

Copright©2022 (scnijyz com)四川省内江市第一 中学 版权所有I 蜀ICP备14025954号 公安部备案号51101102000083 技术支持:天健世紀